日期:2025-09-03 06:07:22
偏头痛
表现: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 4~72 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应对措施:偏头痛发作期治疗应在头痛症状出现时立即服用治疗药物,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止痛药 ( 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和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应根据患者头痛程度、伴随症状、以前用药情况综合考虑,给予治疗。
颈源性头痛
表现: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应对措施:治疗方案遵循阶梯、渐进式的治疗原则,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中医治疗、微创及手术治疗。对于病程较短,疼痛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休息、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一部分病人的病情可好转。但对按摩要慎重,许多病人经按摩后病情加重,有的还发生严重损伤。对于病程较长、程度较重者,需联合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肌紧张性头痛
表现:是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出现在中年。临床表现通常为头痛位于顶、枕项部、颞部或额部,疼痛感觉多为压迫感、紧束感、钝痛、无搏动性,头疼程度属轻度或中度,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
应对措施:在生活中应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焦虑、急躁,使心情放松。矫正不良姿势,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办公室一族需要适当活动,肌肉放松。对于颈椎病所致的紧张性头痛,应给予对症处理,配合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可适当应用镇静剂,起到预防和缓解头痛的作用。
外伤后头痛
表现:外伤后头痛的临床表现可以和任何一类头痛类似,但是最常见的是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形式。大多数患者头痛均局限于整个的头、颈部,可累及面部。
绝大多数头痛为持续性,但是其疼痛强度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因为头部震动、俯身、举重、下坠和受到声光刺激时,头痛有加重的趋势。
另外,有时集中精力都会使头痛加重。同时,头部受伤时颈部也受到损伤,导致颈部和枕部疼痛,可随着颈部活动而导致头痛范围扩大或程度加重。
应对措施:首先要做 CT 检查,以确定脑内是否有病变;对症治疗。疼痛期可间断性口服止痛药,必要时需进行神经营养治疗。同时也可以选择针灸、理疗等进行康复。治疗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腰穿后头痛
表现:大多发生在腰穿后 48 小时内,一般持续 2-3 天,最多在两个星期后头痛完全消失。头痛的表现与治疗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相同。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腰穿后头痛,患者应多卧床,少走动,多喝水,一般可以减轻症状,必要时静脉滴注液体即可治愈。
腰腿痛
表现: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可由于外伤、肌肉劳损、退行性病变等引起。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
应对措施: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各种电疗、磁疗、光疗、牵引等。其优点是安全、无痛苦,缺点是疗程相对较长。部分疾病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才能去除疼痛。
颈椎病
表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应对措施:轻度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等。对于严重有神经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表现: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腰痛,然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的臀部疼痛、发紧等不舒服的感觉,在弯腰或者负重的时候症状会明显一些,在卧床休息后会减轻。
当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患者会感到大腿后方发紧、发麻、疼痛,有的患者腿痛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腰痛。一旦出现了上述情况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
应对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和推拿、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以及髓核化学溶解法。
膝关节炎
表现:膝关节炎是通常所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退变导致膝关节增生。膝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和积液。如果遇上天气变化,关节症状会加重。
应对措施:主要是休息、理疗和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同时临床上还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或者硫酸氨基葡萄糖,意在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
足跟痛
表现:足跟痛症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病起缓慢,走路时加重。
应对措施:病情轻者可通过减少局部压迫、局部理疗或热敷、痛点封闭、外敷活血通络的贴剂以及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来缓解。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退行性骨关节炎
表现: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反应性增生。主要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应对措施: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减轻关节的负担。理疗及适当的锻炼可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必要时可使用夹板支具及手杖等,对控制急性期症状有所帮助。
消炎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但应在评估患者风险因素后慎重使用且不宜长期服用。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作用。
腱鞘囊肿
表现:腱鞘囊肿轻者可以没有症状,只有一个突起的软的肿块。重者可以出现关节疼痛、僵硬、麻木等症状,关节活动时症状加重,休养时症状则可以缓解。
应对措施:常用的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是直接挤碎,这个方法无创,但是挤碎的过程有点疼,挤碎之后可以用硬币按压在患处加压处理,或者经常用力揉按,这样可以使之后增生的滑液顺着挤碎的囊壁流出去,减少复发的几率。
如果挤不碎,可以在局部麻醉下用注射器抽吸囊肿,抽出里面的胶状液,然后加压包扎。如果有疼痛等症状,应该考虑手术治疗,直接把整个囊肿全部剥离,然后将其与关节囊开口处缝合,这个方法治疗比较彻底,复发率也是最低的。此外,需要平时尽量避免冷水刺激,少活动,多休养。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 / 资讯 /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作者介绍
陈辉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简介:曾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以及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青年医师"、"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心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疼痛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超声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血管通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
1. 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非手术治疗;
2. 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糖尿病足 / 下肢血管闭塞性神经痛(包括足趾溃疡性疼痛);
3. 晚期癌痛减痛,静脉输液港植入、鞘内吗啡镇痛泵植入等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治疗;
4. 兼治肩部疼痛(肩周炎、肩袖损伤)、膝部疼痛(关节炎、韧带损伤),网球肘,腱鞘炎,足底痛等。
配资平台股票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