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7 06:01:44
《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人》
(作者:骏逸)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即便岁月流转,依然熠熠生辉。于我而言,刘仲修主任便是那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颗星,他的光芒照亮了我曾经的军旅生涯,也在我心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那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季,初入教研室不到三个月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被安排陪同曹华山副主任赴北京学术出差。
我,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兵,经历了新兵训练后在海南西部那火山岩浆铸就的山头上驻守,见过的不过是部队里的一方天地,世面于我而言是如此的遥远。军校毕业后首次接到这样的任务,内心的紧张如同细密的蛛网,将我紧紧缠绕,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辜负了期望,完不成使命。
我紧紧跟在曹副主任身后,像个初入陌生世界的孩子,小心翼翼,不敢多言。彼时在教研室的时光尚短,对曹副主任的性情、习惯近乎一无所知,只觉他脸上那一抹和善如春风拂面,毫无架子。虽是副师职干部,却待我们这些新教员如自家孩子般亲切,那淡淡的微笑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渐渐驱散了我心中的不安。
走着走着,忽然间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竟觉得他似曾相识。苦苦思索许久,记忆的闸门豁然开启,我想起了家乡农村担任大队支书的亲舅舅,那相似的身材、个头,就连嘴角那一抹浅浅却透着独特韵味的胡碴,都如出一辙。
军事科学院,这座全军最高军事科研机构,宛如一座知识的殿堂,静静坐落在颐和园后山不远处的小山旁。靡振玉副院长,曹副主任的原军校同班同学,一位在军事理论界声名赫赫的专家,其论文常见于《军事科学》杂志,如同一颗颗智慧的明珠,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芒。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迅速拨通电话,《军事科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鲍世修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在鲍主任的办公室里,茶香袅袅。他一边为我们斟茶,一边询问此行的目的。当曹副主任提及我们来自南京海军学院军事思想教研室时,鲍主任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光芒中满是惊喜与激动,急切地问道:
“你们教研室主任是不是叫刘仲修?”
曹副主任毫不犹豫地回答:“正是。您认识他?”
鲍主任微微叹了口气,感慨道:
“此前并不相识,乃是此次编辑杂志时知晓。他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啊!编辑部的老同志们无不对他的学识与勇气钦佩有加。”
说着,鲍主任镜片后的眼眸竟泛起了泪光,声音也变得轻柔起来。
鲍主任缓缓道来,在那股否毛之风席卷全国军事理论界之时,仿若一场风暴,搅乱了众人的心湖。不少人随波逐流,公然质疑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价值,宣称那山沟沟里诞生的理论已过时,不再适用于现代军队建设。
这股风来势汹汹,许多老同志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之中。往昔追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凭借其战略战术缔造新中国的辉煌过往仍历历在目,如今却要将这经实践检验的优秀军事思想弃如敝履,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大家仿若置身浓雾之中,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这混沌之际,刘仲修主任的一篇论文如同一束强光,穿透阴霾。《不能忽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未来战争中的指导作用》,这一标题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文中观点鲜明如利刃,直指核心;资料翔实似基石,坚实稳固;站位高远若星辰,俯瞰全局;笔锋凌厉像骏马奔腾,气势磅礴,毫无丝毫犹豫与退缩之意,仿若一位无畏的猛士,挺身而出,捍卫真理。
编辑部的老研究员们读罢此文,兴奋不已,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灯塔。众人一致决定将此论文置于期刊头版,以最鲜明的态度表达对作者的支持。
听到鲍主任的讲述,我整个人呆立当场,心中满是震惊。那个平日里话语不多、眼神平静的刘主任,那个让我们心怀敬畏、不敢轻易靠近的他,竟以如此磅礴之力,在军事理论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若不是鲍主任此番介绍,我们恐怕还如蒙在鼓里的蝼蚁,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也正因有刘仲修主任这块刚正不阿的“金字招牌”,我与曹副主任在北京的学术出差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仿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找到了坚实的航船,平稳前行。
回到南京海院后,再次见到刘主任,心中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在我眼中,已然成为教研室的一片湛蓝天空,广袤无垠,为我们遮风挡雨;又似一座巍峨大山,沉稳厚重,给予我们坚实依靠。我怀着敬畏与好奇,怯生生地问他为何不让教研室众人知晓投稿之事。
他缓缓转身,深情地望向窗外的紫金山脉,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往昔的烽火岁月。他轻声说道,投稿之时,亦不知文章会引发何种后果,瞒着大家,只是为了护众人周全,不让教研室的同仁卷入其中。
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的他不再只是一位领导,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长者。
这位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刻毅然投笔从戎的勇士,这位曾怀揣雪白裹尸布冲锋陷阵的英雄,这位从福建泉州集训准备解放台湾却临危受命、身着南方薄衣便奔赴朝鲜战场抗击联合国军的豪杰,往昔只在小说中读到的传奇人物,如今就真实地坐在我面前。
我的心在胸腔内剧烈跳动,仿佛要蹦出嗓子眼,全身的血液也如沸腾的岩浆,炽热而滚烫。我暗自思忖,能在这样的领导身旁工作,定能汲取无尽的力量,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品行高尚、心怀大义的人。那一刻,我在心中立下宏愿,定要将自己锤炼成一名出色的军人,如他一般,在风雨中坚守信念,在磨砺中砥砺前行。
然而,命运的轨迹有时却难以捉摸。家中农村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妻子独自一人在离家十多里路的中学任教,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艰辛不言而喻。大裁军的浪潮汹涌而至,在 87 年底的最后一批裁军令到来时,我怀着满心的不舍与无奈,申请提出了转业要求,舍弃了这片深爱的军旅之地,带着一辈子的愧疚,转业回到了家乡。
88 年,刘仲修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寄给我一张身着少将军衔服的照片。那照片背后,他亲手写下了我妻子的姓名,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却如同一股暖流,淌入我的心田。他对教研室每一位同志的关爱,如同家人般细致入微,这份深情厚谊,教研室的同仁们皆有同感,仿若一颗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大家撑起一片温暖的绿荫。
四年前,刘主任与世长辞,那一刻,我感觉仿佛一颗明亮的星辰陨落天际,心中满是悲痛与失落。我失去了一位终身敬仰的楷模,一位如师如父的长者。
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岁月在我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无法磨灭刘主任在我心中的印记。我愿用手中的笔,继续书写他的故事,让更多的朋友知晓那些为共和国奋斗过的英雄们。他们既是伟大的传奇,亦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忘历史,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2024年12月16日于羊
城)
配资平台股票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